文本来源:南海英语培训 首选爱德华国际英语
英语专业八级考试-英语专业本科阶段最高段位测试,终于在一片怨声载道中结束了。我坐在座位上,有片刻失神。好像大二那年接二连三考完的专四、剑桥商务英语和托福已经透支了我对所有应试的热情。特别是听力这个环节,几乎是数学学习噩梦的deijave。所以,考试结束以后,我也没有那种彻底的解脱和放松感,只是觉得之于我,这会是英语学习道路上新的开始吧,因为以后真的不会有一周稀稀拉拉的几节课,而是全靠自己了啊。不过,现在,也是是时候总结下过去几年的学习了吧,嗯,开始吧。
在英语学习这条路上,我一直信奉的不过是高复那个蓄着大胡子喜欢王小波的波波,他说,语文学得好的关键在于功夫在课外。后来,在英语学习上我便一直奉此圭臬。其实,上课的时候,我就比较认真专注得在听课。周围貌似都是微博微信党。不过我不刷微博人人是因为大一刚上大学的时候还没有智能机,只有一个小小的诺基亚键盘机。后来,好像也就养成不在上课期间刷社交媒体的习惯了。所以,首先,我上课的效率和吸收率还是很高的。然后,课外,我给自己定下更多计划。最先开始是词汇量,有一段时间,我每天给自己一个list,晨读的时候就一直背啊背。后来,由于个人更喜欢自由的方式积累词汇量,就每天完成八千字左右的阅读量,一般都是英文文学原著。后来,则是每天花半个小时左右时间看the economist和Harvard Business Review。所以当别人羡慕我的阅读速度和准确率的时候,他们不知道这背后所付出的是什么。然后是语音,从大一开始,我就非常钦佩那些语音很棒的同学,这个更多是靠天分和之前的基础。但是,我又同时相信,语音通过联系一定会有进步,所以我就练啊练,至今每天还在跟读AP News Minute,不管别人如何评价我的语音,至少我张开嘴的时候会自信得多。再说写作,自从托福培训课以后,我就发现自己在写作方面确实比较有天赋。后来也常常参加学校一些比赛,拿点小奖。自从李老师介绍了free writing以后,我也断断续续地坚持到了现在。不知道为什么,我就是相信我就是那个一直坚持到现在的人。然后,我也会很主动得给老师们写些邮件,一来一往中确实也增益不少。此外,我也常常去背诵一些有价值的东西,比如最喜欢的那首诗 if,莎士比亚的名篇名句,优美的小品文youth,林肯总统的葛林斯堡演说等等不一二足。平时也学学新概念,精读报刊杂志文章,摘抄比较优美地道的句子。还有听力,曾经坚持每天做精听听写,虽然没起什么效果,可能是在听力这方面确实比较弱,它一直成为短板我也不特别纠结在那儿了,做了我能做的,至于效果我也不去太在乎。所以,这次专八考试,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在听力这块的心理问题不像以前那么严重了,这或许就是一种进步。最后是翻译,因为翻译常常和写作联系在一起,我以前一直很自负,知道专八才知道自己的翻译真的不是很强,不过后来抓紧补补还是抓住很多精髓了。
上述是基本功的问题,而英语学习对我来说还有思维上的拓展和深化。英语本身其实就是指向月亮的那根手指,光去看手指不看月亮那就是本末倒置了。而我,在英语思维中,最得益之一就是跨文化。这教会我以更包容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上的种种可能性,尊重这个世界多元的价值观和观察角度,所以我确实更加平和和宽容了。除此,就是语言所包含的那种张力,我们借助语言来表达自己,语言借助表达来塑造我们。在语言的使用中,我们会发现许多细微的情绪体验,合理的进退空间。当然,借助英语,我在追求知识丰富,理念先进,精神独立,内心强大这条路上又走得远了一些。
作为一个INTJ,我最近好像很是得瑟,毕竟这是最独立的一种人格啊,毕竟只占总人口1.5%啊,毕竟女生才0.5%啊,所以我觉得INTJ的思维还是很独特的。我自己的战略眼光和洞察力还是不错的。不过不管怎样,这些都已经翻篇了,而我,面对的将是全新的将来,不管将来从不从事跟英语相关的工作,英语我还是要紧紧抓在手里的,因为此乃吾爱,此乃吾长。
文本来源:南海英语培训 首选爱德华国际英语